找到相关内容4726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厦门市广播电视协会参访佛光山 进行文化交流

      厦门市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张鲁闽一行21人,12月23日在世新大学老师杨嘉彦的陪同下参访佛光山,由国际促进协会觉玄法师导览、慧思法师代表常住接待。   慧思法师开示:「一般人对于传播媒体都有相当的信任度,因此身为媒体更要严谨的控管传播内容的质量。」也引述星云大师的「三好理念」与佛教的「身口意」,指出最佳传播就是往好的角度去构思、抱持好的心念去制作、做事情不往恶的方面,是互相辅助的关系。张...

    佚名

    |交流|参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2/06570533454.html
  • 佛光山安国寺新大殿正式启用并举办新春礼千佛法会

    齐力发愿而成,相信这心念也将带领著众人走向努力扭转乾坤的牛年。 此外,旧大殿于初一至初五有信众所提供的春节义卖品,并将其所得全数捐作建寺基金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光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1/17263634713.html
  • 自利利他 峨眉山大佛禅院集众诵经共修

    三藏经典 浩如烟海 集众共修 至心念诵   峨眉山僧众举全山之力、经十年辛劳,终于完成恢复重建峨眉山大佛禅院这一盛世宏愿!已于2008年12月14日(农历戊子年冬月十七)开光落成的峨眉山大佛禅院是亚洲地区规格最高、功能体系最完善的汉传佛教十方丛林。   为加强自身的道风和信仰建设,内强素质、外树形象,保持和传承峨眉山先贤大德精进不懈、自度度他的佛教优良传统,峨眉山大佛禅院的法师发心集众...

    佚名

    |诵经|共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2/10111735360.html
  • 观知有相皆虚妄,巧于虚妄善分别,善分别中心不动,如是安住殊胜行

    应当心念不动如同未见。  往生时见到的佛菩萨,按照佛说大乘无量寿经讲述,由于修习功德不同而品位不同,有化佛菩萨与佛菩萨亲自来迎,以及所持莲台或金刚台不同等区别。化佛菩萨和佛菩萨亲自接引,应当光明极殊胜...的知识和经验,略加分析谈谈,往生时的实际相状,还要后学,以及各位善知识,精进修习才可亲自经厉。但应当没有太神秘的,如法修习,功德到时自然如意往生。  转习气的一种妙决是知见正确和不放逸心念,照察自心,...

    本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1845352.html
  • 星云法师座谈记要

    自他平等、互益和宽容。  问:如何做到“一心念佛,万缘放下”?  答:有四种念佛方式,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:  (a)以悲哀、感伤的心念佛,念得悲悲切切;(b)以欢喜的心念佛,念得欢欢喜喜;(C)以空空虚虚,了无牵挂的心念佛,念得自自在在;(C)以实实在在的心念佛,念得清清楚楚。(星云法师当场做了技巧示范,博得热烈掌声)。  问:弘法者应该具备那些条件?  答:一、首先要有“信”,深信佛法。若弘法者...

    白伟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2448967.html
  • 知心

    “一颗被控制的心会带来喜悦”,佛陀如此教示我们。因此,学习控制心念就变得非常重要。但是要怎样做呢?要从了解心的本性著手。  很明显地,心念是易变而不稳定的。它永远如同离水之鱼般地活蹦乱跳。它是这般地快速、微细而难以察觉。虽然小有这些不稳定的倾向;只要我们对它的一举一动都能察觉,那么就可以把心念照顾得非常妥当。因此之故,经由静坐集中心念的艺术,来训练我们的心,就变得十分重要了。练习静坐同时也可逐渐将...

    释照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0853209.html
  • 铃木大拙禅学思想之研究

    悟为基础  的一大肯定,四为禅即是平常心。关于禅的“无心说”,铃木乃循慧能“自性即般若”的见解。而所谓“见自性”者,即是般若于其自身自见其自身。再者,铃木大拙误以慧能的“于念而无念”为“止息一切心念”之意,殊不知慧能以心念为本性清净的自性所生,故其亦为清净者,且心念以  无住为本,而念念生起,念念无住。故而,所谓“于念而无念”当指念念无住之心念,不应执住于外在时时生起的万相。至于“无念中起念”的“...

    林纯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0556908.html
  • 直指心性

    立足之地,假如一个人没有审查心念,那时便有坚固的心念显现;但是假如他检查心念,结果会一无所有。这就叫做现空不二。心之空性不是“无物”,不是在无记的愚钝里,它本来自发拥有本然知觉之明性力用,这就是所谓的“明觉”。空明二者,无可分离,本质一如,犹如镜面与其内的映像。  心念自显于空,又收摄于空,犹如面孔在镜子中出现又消失,面孔并非存于镜内,当它不再于镜中显现时,它也没有真正消失,镜子本身也无任何改变。因此,...

    顶果亲哲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0563424.html
  • 诚与觉

    叫做诚?就是诚实、坦白。比如说,今天我做了一件事,我可能做得不对,甚至我可能知道不对而我还去做;那么,你自已问自已这样对不对?如果你知道不对,你就有诚了!也就是说你自已清楚你自已的心念里,到底念头对...的境界,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、精神、理念。所以我要求各位要养成“诚”的心念。   我自已从十几岁开始就在这一点上下功夫,所以我讲这个“诚”字时,我很...

    惠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3169665.html
  • 如何时面对口舌是非

    易眷属乖离、亲族弊恶。妄语者多招诽谤、口气臭、常为他人所骗,纵说实语人不信受。绮语者语无人信、表达无法清晰、令人明了。 明白这些道理后,应当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念,断除口业的根源。一句话、一个行为,其实都是心念的呈现。当念头充满贪、嗔、痴时,所说的语言便不清净。所以生活中,要时时刻刻保持觉性,经常思索、检讨自己的言语是否恰当。避免说明事情时,妄加感受或情绪,而引起不必要的伤害,甚或破坏了和谐的关系。 当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375252.html